当前位置: 公司首页 > 企业动态 > 行业资讯

加大水利投入是利国利民之举

  前不久,在中央召开的全国水利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力争通过5年到10年努力,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局面。到2020年,基本建成防洪抗旱减灾体系,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水资源保护和河湖健康保障体系,有利于水利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和制度体系,这为水利建设指明了工作方向,赋予了水利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几十年来,“水利建设投入不足,欠帐多,脆弱的水利设施在应对今年洪湖70年一遇的严重干旱时显得捉襟见肘。”湖北省洪湖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工程技术干部魏昌华说,“洪湖水资源丰富,但开发利用程度较低,加上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季节性缺水、工程性缺水问题突出,去年洪湖发生的洪涝灾害和今年遭遇的特大旱情是有力的佐证。薄弱的水利设施,直接导致洪湖市防汛抗旱工作陷入困境。”

  事实上,我们现在所面临的水问题,主要是农村严重缺水、水污染以及洪涝、泥石流等灾害,背后的实质是长期在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欠帐所造成的。无论是旱灾,还是洪涝灾害都是自然灾害。就农村而言,由于农田水利基础建设长期受到忽视、冷落,泵站涵闸等水利工程设施年久失修,节水型农业建设徒劳无益。一些地方修建的水库选址不当,规模不当,修建的泵站、涵闸效率不佳,修建的抗旱机台利用不高,对灌溉、排涝、防洪裨益不大,造成水资源浪费或分配不均;一些地方存在“重开发项目,轻农田水利”的倾向,一方面做新农村建设表面文章,漠视降低沟渠河床,扩大沟渠容积;一方面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被新修的公路、房地产、农民建房等所占用、干扰,无法发挥应有的效能。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首先把目光集中在水利问题上,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出台的首个水利综合性的纲领性文件,是党中央、国务院向全党和全国人民发出大兴水利,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伟大号召。中央一号文件,从水利建设的战略地位、资金保障、构建防洪抗旱体系、粮食安全等多方面部署了水利工作,明确提出,力争今后10年全社会水利年平均投入比2010年高出一倍。这意味着,未来10年的水利投资将达到4万亿元,着力扭转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局面。

  古语云:圣人之治,其枢在水。纵观历史,兴水利,除水害,历来是治国安邦之大计。自古以来,水利是影响社会与经济的重要因素。到现在,貌似无所不能的人类,对水的工具性认知有这样那样的不同,却无法将水的重要性有丝毫的降低,与水利息息相关的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环境安全,任何一项都是民生安定的基础。对于水利的重要性,迫切需要用规范性文件的形式来表达整个国家对于水利事业的关切和保障。有了对于事关国计民生水利事业的关切和保障,才能进一步顾及经济安全、社会安全,乃至国家安全。

  加大投入是利国利民之举。各地加大水利投入的举措,是水利事业公益性的可喜回归。农田水利事业具有投入大、风险高、回报慢的特点,并不适合私营资本的投资,农田水利工程的投入和维护理应加归到公益性质。从中央到地方把目光聚集水利,凸显了水利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正如中央“一号文件”所述,水利建设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理应提升到保障国家安全的高度。各地应加水利基础设施投入,进一步改变“重工业、轻农业”的观念,让公共财政投入不再“嫌贫爱富”,坚持城乡均等化,确保城乡居民的用水安全,尤其是在遇到极端天气之时,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可以说,加大对水利基础设施的投入,政府积极承担公益事业责任,建设一个有充分保障的水利体系,功在当代,利在千秋。(2011-07-19)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11-09-01  【打印此页】  【关闭